《读书》新刊|谢一峰:从清绝之地到际会之所——湖南的变奏
编者按“山鬼迷春竹,湘娥倚暮花。湖南清绝地,万古一长嗟。”杜甫笔下的潇湘,无疑是一片清绝之地;至近代以来,“湖南人才辈出,功业之盛,举世无出其右”,却已成风云激荡之所。对这一“变奏”的发生,作者阅读张伟然的《湘江》及相应的考古挖掘证据,在细分地理和历史阶段的基
编者按“山鬼迷春竹,湘娥倚暮花。湖南清绝地,万古一长嗟。”杜甫笔下的潇湘,无疑是一片清绝之地;至近代以来,“湖南人才辈出,功业之盛,举世无出其右”,却已成风云激荡之所。对这一“变奏”的发生,作者阅读张伟然的《湘江》及相应的考古挖掘证据,在细分地理和历史阶段的基
在《祠南夕望》一诗中,杜甫发出了“山鬼迷春竹,湘娥倚暮花。湖南清绝地,万古一长嗟”的慨叹。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,也在《潇湘神二首》中吟道:“湘水流,湘水流,九疑云雾至今愁。君问二妃何处所?零陵香草露中秋。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楚客欲听瑶瑟怨,潇湘深夜